误区之手法调整脊柱关节会把关节调的太活了,影响稳定
经常会有一些患者、甚至一些医务工作者对脊柱手法治疗有些担心,认为手法治疗可能会把关节调的太松弛,关节稳定性受到影响,所以轻易不愿意做手法治疗。他们宁可强忍疼痛,长时间卧床休息,等待疼痛的自然缓解。其实,这也是个误区。
我们知道,各个关节周围组织的创伤刺激都可能会造成局部肌肉组织的充血和痉挛,相应关节也会随之出现自然的保护性绞锁反应,刺激严重时患者可能出现板状腰或颈项强直。本来这都是关节生物性保护反应,但过度的痉挛性保护则会导致受累区域关节及其周围组织发生缺血反应和剧烈的疼痛刺激。此时,受累关节功能会完全或部分丧失,甚至波及整个脊柱和四肢。由于疼痛,患者甚至不能活动和行走。通过手法松解绞锁的关节,解除或部分解除关节的刺激性绞锁,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刺激,尽早恢复脊柱关节的力学平衡。
一般手法调整需要3~5次才能完成这个过程。手法调整的次数和关节绞锁俗称错位的严重程度有关,也取决于是否伴有神经根水肿等情况。如果手法调整次数太多,的确可能造成不必要的关节及周围组织损伤,但是,次数太少,调整往往不能到位。也会影响关节的功能恢复。到底调整多少次才合适,需要有经验的医生给与适度把握。
需要指出的是,脊柱手法治疗即便有效,也不能过度依赖这种治疗,太多的治疗并不是因为关节会被调整的过于松弛,而是破坏了脊柱的自我修复能力,人的代偿能力是非常强大的。偶尔出现一点脊柱关节不适(或者症状还稍存在)完全可以通过脊柱自身的修复机制克服。